本文目录导航:
上海中考分数线
2023上海市中考分数线具体如下:
上海市普通中考:天山中学542.5分,建青实验学校545.5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533分,仙霞高级中学526.5分,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550.5分,市东中学542.5分,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525分。
天山中学542.5分,建青实验学校545.5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533分,仙霞高级中学526.5分,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550.5分,市东中学542.5分,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525分,复旦实验中学525分,同济中学520分,中原中学513.5分,少云中学505分,民星中学485分。
基于全市考生录取总分成绩分布,根据各招生类别的计划数及线上人数的比例,划定各招生类别在投档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各招生类别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是不同的,录取总分未达到相应类别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不能参加该招生类别的投档。
2023上海市中考的考试时间、考试人数:
1、考试时间
2023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17日至19日举行。
6月17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9: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0:1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下午综合测试笔试考试,14: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5:3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6月18日上午外语笔试(含听力)科目考试。
9: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0:0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下午数学科目考试,14: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5:1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6月19日上午道德与法治科目考试,9: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9:3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6月19日下午历史科目考试,14: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4:3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2、考试人数
全市设17个考区、198个考点、4200余个考场,约23万考生参加考试,其中初三考生约11万人(参加17至19日语文、综合测试笔试、外语笔试、数学、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初二考生约12万人(仅参加19日历史科目的考试)。
2023上海中考区重点分数线
2023上海中考区重点分数线如下:
一、普通高中
重点高中:文科550分,理科580分。
普通高中:文科500分,理科530分。
职业学校:文科450分,理科480分。
二、实验班
重点高中:文科540分,理科570分。
普通高中:文科490分,理科520分。
三、国际班
重点高中:文化课550分(中英语150分),IB课程总成绩30分(满分45)。
普通高中:文化课500分(中英语140分),IB课程总成绩28分(满分45)。
四、艺术特长生
重点高中:乐类舞蹈类550-600分;术类580-630分;戏剧类560-610分。
普通高中:音乐类、舞蹈类500-550分;术类530-580分;戏剧类510-560分。
2023上海中考科目
2023年,上海中考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史、体育、道德与法治等共八门课程,满分750分。
这当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含听说测试150分、体育与健身30分、历史60分、道德与法治60分综合测试150分(含物理70分.化学50分、跨学科案例分析15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15分)。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40分,口语测试1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道法30+30,历史30+30(道法和历史中试卷面30分平日30分),实验操作15分,体育30分,跨学科案例分析15分。
2021年上海中考分数线
2021年上海中考分数线平均在578。上海中考分数线如下图所示:
从中考人数看。
据市教育考试院公开数据,2021年上海市共有9万余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符合中招报名条件的学生数8.4万,其它为在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中职校招生入学考试的数量,从人数上来说,今年参加中考的人数为近年新高。
从中考成绩上看。2021年零志愿较去年高10分,提前批和名额分配比去年高5分,公办普高和中本贯通比去年高28分,创下近4年中考分数线新高,仅次于2016年!
上海中考录取率大约在97%左右(包含三校),应该只有不到68%的孩子进入高中(约26%进市重点,四校约1600人),剩下的出路大多在三校(中专、职校、技校)。
考试介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也就是说,以往的“中考”是一考定输赢,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是全科开考、学完即考,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建立有利于高中学校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试评价、多元录取机制。